【亡猿祸木是什么意思】“亡猿祸木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猿猴死了,树木遭了殃”,用来比喻因小失大,或者因为某个人的失误导致整体受到牵连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某些人只顾眼前利益,不考虑长远后果,最终反而害了整体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亡猿祸木 |
拼音 | wáng yuán huò mù |
出处 | 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夫子出于山,见麋鹿而欲捕之,其子曰:‘夫子无伤也,是兽也。’夫子曰:‘吾闻之,亡羊补牢,未为迟也。’”(注:实际出处略有争议,常见用法多为后世引申) |
释义 | 比喻因小失大,或因个别错误导致整体受损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行为不当、目光短浅的人 |
近义词 | 因小失大、顾此失彼、得不偿失 |
反义词 | 全盘考虑、统筹兼顾、未雨绸缪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说明 |
工作管理 | 领导只关注某个员工的表现,忽视团队整体发展,导致项目失败 |
家庭关系 | 父母只关心某个孩子,忽视其他子女的感受,引发家庭矛盾 |
商业决策 | 企业为了短期利润牺牲产品质量,最终失去客户信任 |
三、延伸思考
“亡猿祸木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,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。在现代社会中,许多人往往只看到眼前的便利和利益,却忽略了长远的影响和整体的平衡。这种思维模式容易导致资源浪费、环境破坏、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。
因此,在做决策时,应更加注重全面性和长远性,避免因一时之利而造成更大的损失。
四、总结
“亡猿祸木”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,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深思熟虑,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,而忽视整体的后果。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,也适用于组织管理、社会运行等多个层面。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判断力和责任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