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倒廪倾囷是什么意思】“倒廪倾囷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之为学,不日新则日退,或欲速而不务深,或守旧而不知变,此皆非所以进德修业也。故曰:‘倒廪倾囷,以资其学。’”原意是把仓库里的粮食全部倒出来,形容为了求学或追求知识而不惜一切代价,甚至倾尽所有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重视学习、追求知识,愿意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,甚至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来换取精神上的收获。它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一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倒廪倾囷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原意 | 把仓库里的粮食全部倒出,比喻不惜一切代价求学 |
引申义 | 形容对知识极度渴望,愿意付出巨大代价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赞扬勤奋好学、甘于奉献的人 |
同义词 | 孜孜不倦、废寝忘食、勤学苦练 |
反义词 | 懒惰懈怠、不思进取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倒廪倾囷”中的“廪”指粮仓,“囷”也是储粮的圆形谷仓。成语字面意思是将粮仓里的粮食全部倒空,比喻为了追求学问或理想,愿意倾尽所有资源,包括时间、精力、金钱等,毫不保留地投入其中。
在古代,读书人往往家境贫寒,但为了求知,他们常常节衣缩食,甚至卖掉家产来买书、请师。这种精神被后人称为“倒廪倾囷”,象征着一种执着与奉献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倒廪倾囷”虽不常用,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文章中,仍可用于表达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,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奋斗的价值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他为了考取博士,几年间几乎倾尽家财,可谓“倒廪倾囷”。
2.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许多学者为了研究学问,甘愿“倒廪倾囷”,令人敬佩。
四、结语
“倒廪倾囷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知识的路上,不应惧怕付出,更应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,保持一颗不断进取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