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车水马龙成语故事】“车水马龙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形容车马很多,热闹繁华的景象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,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贤德女性的故事,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家庭伦理的重视。
一、成语出处
成语“车水马龙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:
> 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。”
这句话描述的是马太后(明德马皇后)在路过濯龙门时,看到自己的亲戚前来问候,车马络绎不绝,场面非常热闹。后来人们用“车水马龙”来形容街道上车辆来往不断、行人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。
二、成语含义
- 字面意思:车像流水,马像游龙。
- 引申意义:形容交通繁忙、人来人往、热闹非凡的场景。
- 使用场景:常用于描写城市、市场、节日等热闹的场合。
三、成语故事简述
马皇后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,她以贤德著称。她虽然身居高位,但从不滥用职权,也不让家族成员干预朝政。有一次,她的亲戚们到宫中探望她,因为地位显赫,车马众多,形成了“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”的景象。马皇后对此并不感到高兴,反而告诫家人要谦逊守礼,不要仗势欺人。
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马皇后的高尚品德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仪和秩序的重视。
四、成语延伸知识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 |
拼音 | chē shuǐ mǎ lóng |
近义词 | 川流不息、人来人往、熙熙攘攘 |
反义词 | 门可罗雀、冷冷清清、人迹罕至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多用于描写热闹的场面 |
例句 | 节日当天,街上车水马龙,热闹非凡。 |
五、总结
“车水马龙”不仅仅是一个描述交通繁忙的成语,它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和故事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,也能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与人物风范。在现代生活中,这个成语依然广泛使用,用来形容各种热闹的场景,成为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表达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