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愤世嫉俗是什么意思呢】“愤世嫉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社会现状不满、对世俗风气感到愤怒和鄙视。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批判性与情绪色彩,常用来描述那些对现实不满、不愿随波逐流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词语 | 意思 | 出处 | 用法 |
愤世嫉俗 | 对社会现象不满,对世俗风气感到愤怒和鄙视 | 出自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吉与贡禹为友,世称‘王阳在位,贡公弹冠’,言其清高也。然吉多谏争,不欲与俗同,故人谓之‘愤世嫉俗’。” | 常用于形容人对社会不满、态度消极或批判性强 |
愤 | 愤怒 | —— | 表达情绪 |
世 | 社会、世间 | —— | 指代社会环境 |
嫉 | 嫉恨 | —— | 表示对某种事物的反感 |
俗 | 世俗、风俗 | —— | 指社会普遍的行为方式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描述人物性格 | 他性格孤傲,常常愤世嫉俗,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。 |
批评社会现象 |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愤世嫉俗的主角,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冷漠与虚伪。 |
文学作品中 | 在小说中,主人公因愤世嫉俗而选择隐居山林,远离尘嚣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怨天尤人、冷眼旁观、愤世疾俗 |
反义词 | 随遇而安、顺从世俗、安于现状 |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愤世嫉俗”带有较强的主观情绪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。
-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或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,容易引起误解。
- 更多用于文学、影视作品中,表达一种理想主义或反抗精神。
五、结语
“愤世嫉俗”虽带有消极情绪,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公平、正义的追求。它不仅是对现实的不满,更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坚持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既要理性看待社会问题,也要避免陷入过度悲观的情绪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