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擒贼先擒王出自哪首古诗】“擒贼先擒王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于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、解决问题要从源头入手。这句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前出塞》九首中的第五首,原句为:“挽弓当挽强,射人先射马。擒贼先擒王。”
一、
“擒贼先擒王”这一说法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前出塞》组诗中的一句诗。该诗句通过军事策略的比喻,强调了在作战或处理问题时,应首先解决主要矛盾或关键人物,才能事半功倍。
此句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具有指导意义,在现代管理、政治、商业等领域也常被引用,用以说明抓重点、抓核心的重要性。
二、相关资料整理表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出处 | 杜甫《前出塞》第五首 |
原文句子 | “擒贼先擒王” |
出处诗名 | 《前出塞》 |
作者 | 杜甫(唐代) |
诗体 | 五言古诗 |
诗句背景 | 战争题材,表达军事策略思想 |
成语含义 | 抓住关键、解决问题从源头入手 |
现代应用 | 管理、政治、商业等多领域 |
三、拓展理解
杜甫的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,反映了他对战争的深刻思考。他主张在战场上要“先擒敌将”,而不是一味地追杀小兵,这种战略思想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。
“擒贼先擒王”不仅是军事上的智慧,更是一种人生哲理。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、企业管理,还是社会事务,都要学会识别并解决核心问题,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,可继续查阅《杜工部集》及相关研究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