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平十法和破十法口诀】在小学数学中,尤其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,学生常常会接触到“平十法”和“破十法”这两种计算方法。这两种方法是帮助孩子理解减法运算、提升心算能力的重要工具。为了便于记忆和掌握,很多老师和家长会用口诀来辅助教学。以下是对“平十法”和“破十法”的总结,并附上相应的口诀和示例表格。
一、什么是平十法?
平十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,将被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余数,再通过减去减数的方式进行计算。这种方法适用于被减数接近10的情况,有助于学生更快地完成计算。
口诀:
> “看大数,拆小数,凑成十,再减剩。”
示例:
15 - 8 = ?
步骤如下:
1. 将15拆成10 + 5;
2. 从10中减去8,得到2;
3. 再加上剩下的5,结果为7。
二、什么是破十法?
破十法是一种更直观的减法方法,主要用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。它指的是将被减数拆成一个10和一个余数,然后从10中减去减数,最后再加上余数。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“借位”的概念。
口诀:
> “先拆十,再减数,余数加,得结果。”
示例:
13 - 6 = ?
步骤如下:
1. 将13拆成10 + 3;
2. 从10中减去6,得到4;
3. 再加上剩下的3,结果为7。
三、平十法与破十法对比
方法 | 拆分方式 | 计算步骤 | 适用场景 | 口诀 |
平十法 | 拆成整十 + 余数 | 先减整十,再加余数 | 被减数接近10 | 看大数,拆小数,凑成十,再减剩 |
破十法 | 拆成10 + 余数 | 先减10,再加余数 | 退位减法 | 先拆十,再减数,余数加,得结果 |
四、教学建议
- 平十法适合初学者,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对“凑十”的初步认识;
- 破十法则更适合进阶阶段,有助于理解“借位”的概念;
- 教学中可以结合实物或图形(如小棒、计数器)帮助孩子形象化理解;
- 鼓励孩子多做练习,熟练掌握两种方法的使用场景。
通过合理运用“平十法”和“破十法”,孩子们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,还能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,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